每天我们在媒体上看到最多的是某某世界500强企业或者某某国有大型企业的新闻动态,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大企业规模大,影响力大,它的一举一动能直接反应到市场的变化,而占我国企业总数90%以上的中小企业,是构成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的主体。有相当数量的“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拼搏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这些中小企业如何才能站得巧、站得牢、走得稳。最重要的就是要审时度势, 高瞻远瞩, 趋利避害, 实施切实可行的经营策略,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才能脱颖而出, 笑到最后。针对中小企业的经营决策问题,我们华恒智信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总结归纳出有效让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几点经验理论。 发挥自身优势 从“小”做起 企业经营成败, 不取决于企业规模的大小, 而取决于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务能否占有市场。规模大, 有规模大的好处,同样规模小, 有规模小的优势。因此, 中小企业应充分利用小的优势, 从“小”做起。中小企业势单力薄, 受市场和外部冲击的影响较大, 要想在生产经营同一种商品方面战胜大企业, 即使倾其全力也难以取胜,不如使个巧劲, 在大企业不屑于干的小商品、小生意上做文章, 在市场夹缝和市场空白中捕捉商机, 尽力在一个较小的天地上形成一定的优势。许多成功的经营者都把点子瞄向不起眼的小生意,比如我国浙江温州的小商品市场中,往往一针一线也能做成出口创汇的大买卖。这充分说明, 即使一件微不足道的商品, 只要经营者善动脑、勤动手, 敢于打破一些传统的流行观念, 不断改良, 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也会赢得“ 上帝”的青睐。 擅长“专项” 中小企业虽然在人、财、物等方面比不上大企业,但若把有限的力量集中于一点在“专”的方面, 通过推陈出新, 开发出优势商品, ,同样也能创造出大的市场,从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个企业只生产一种零部件, 不仅资金投人量较小, 而且质量问题容易解决, 易于进行生产技术的更新改造, 生产技术容易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因而劳动生产率高, 经济效益好。中小企业要走“ 小而专”的发展道路, 就应积极适应特定的市场环境和市场需求,形成适销对路的拳头产品, 以高效率、低成本去提高市场占有率。这也是很多中小企业成功的经验。 当好配角 梦想成为主角 当今社会市场竞争纷繁复杂,竞争激烈, 而中小企业又不同于大型企业,抵御风险能力, 产品开发能力明显不足,在这种条件下,中小企业仅凭自身拥有的资本、人才、技术已很难适应发展的需要, 因此, 积极寻求合作伙伴, 挂靠大企业, 积极、主动当配角, 生产配套零部件, 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这种“配角”关系一旦确立, 中小企业的产品就成为大企业产品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大企业的市场也就成了中小企业的市场, 不但可以使中小企业不必为订单、融资、销售而伤脑筋, 而且可以使中小企业在产品质量、生产管理和企业形象等方面得到有效的提升, 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借他人之名, 扬自身之威”, 使许多中小企业借此摆脱了困境。但广大的中小企业也应该怀揣着有朝一日成为市场主角的梦想,朝着这个梦想去努力奋斗。 “船小好调头” 中小企业的劣势在其于小,而优势恰恰也在其小上。社会多层次的需求与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之间始终存在差距,包括时间、技术、服务质量上的差距,而中小企业灵活多变, 这正是希望所在。中小企业集中力量盯住大企业未占领的“空穴”,乘虚而入,达到“以 小胜大, 以弱胜强”也不是不可能的。 总之,中小企业一般成本高, 竞争能力较弱, 决定了其不宜采用大众化的经营方式, 这就要求中小企业结合自身特点在市场中找准自己的定位,使自己的技术、产品、服务上独树一帜, 以特色经营去占领市场和争取用户。中小企业若能很好地发挥这些优势, 在自己那块市场舞台上唱好特色戏, 那么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就不至于被蜂拥而至的“洋商”打下擂台,也不怕被经济危机的浪潮吞没,勇敢地做一个市场中的“弄潮儿”,面对挑战,迎接未来! 资料来源:《建材发展导向报》2005年第3期 《创业论坛》 2004年第4期 北京华恒智信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