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
czlinyi2 [个人空间]
 注册  2009-08-18 发贴数 1 精华数 0 原创贴 0 来自 状态 正常
级别 会员 |
|
|
用师者王, 用友者霸, 用徒者亡 [ 2007-6-14 14:37:00 ] 55 推荐本文 近日,跟一个朋友交流关于公司人才结构的问题,他提出一个“人才结构ABC”和“CBA”的概念,使我收益良多,震动颇大。枉为自己从事HR多年,但对人才结构真髓的理解上,还差得很多很多。 一个人在招聘自己下属的时候,即使明确地要求自己招聘“能人”,但是他的潜意识却是去招聘在能力结构和背景方面跟自己很象的人,同时水平比自己低一点的人,这样他管理起来的时候心理会有优势,也会很舒服。如果您不信,深刻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潜意识。在这样潜意识下,一个公司的一把手,如果把他的能力设为A等的话,他将会不自觉地去招聘B或者B+的人才作为公司VP;而公司VP会沿着同样的潜意识去招聘C或者C+的人来做总监。以此类推,一个公司的人才结构从上到下就是“ABC”结构了,整个公司最优秀的人就是公司老板自己。 很多创业公司创业的时候找的是自己以前的部属来做自己的高管班子;而他们分别又找自己的下属来充实自己的班底;层层递减下去,这还了得!不仅仅人才能力越来越弱,而且外人根本进不来,最后成为一个死的下循环,以失败告终。 最优秀的管理书《从优秀到卓越》里边提出“第五级经理人”的概念,他们的行为标志是--先人后事,讲的是:“先把优秀的人请上车,他们自己就会决定车应该往哪个方向开。”而能否成为成功的第五级领导人,其前提是能否招聘到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才,突破“人才ABC”结构。于是我的朋友提出一个新的概念:“人才结构CBA”。即一个公司的一把手把自己当作C,当他找自己的下属的时候,一定要去找比自己能力强的人,即为B;如果能够把同样的理念下推,B在去找比自己优秀的人,即为A.这样子复制下去,一个公司了不得,才能真正的做到“先人后事”。一个领导人,他个人的能力对于事业成功来说非常重要;他更重要的能力是能否找到比他更优秀的人来到他的团队里边。 我们之所以不习惯于去请那些比我们更有能力,比我们更有成绩的人来共事,除了“人才ABC”的潜意识之外,我们还担心别人不会愿意屈居过来跟我们共事。人的成功因素很多,涉及天时地利人和,有些优秀人才,虽然个人能力非常优秀,但英雄也有困于平阳的时候,英雄也需要展示的平台。如果我们适时把平台搭建好,我们没有能力表演,但是可以请英雄来表演,那么我们还是有机会请到超一流人才来共事的。而如果一旦我们在某个层面上请到了某个超一流的人才,实际上我们也设置了一个人才标杆,其他的人会在这个标杆的影响下来到这里共事。--标杆有多高,领导人的雄心有多大。 刘备是个很好的例子。当年,他还是个卖草鞋的小贩的时候,他人小志高,出手不凡,首先搭好了自己的武将标杆,先是有了关羽和张飞,后来有了赵云。整个三国武将排行的第2名、第3名和第4名都在他这里,你说这个标杆高不高?所以后来更多武将来投,五虎上将的名额争得头破血流。后来,他流落江湖,寓居新野,人无几个,地无三分,在整个江湖中实际上处于比较破落的地步。这个时候,他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文人班底太落后了,就根本不畏惧自己形势的弱小,敢于去请当时天下最好的文人参谋--卧龙和凤雏来加入自己。他没有自卑,也没有自恋,满怀自信和谦逊,三顾茅庐,顶风戴雪,请到了诸葛亮,成就了自己三分天下的功业。刘备请人,是标准的“CBA”模式,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尤其值得创业者来学习。 蔡元培来当北京大学校长的时候,北大还是个很小的不出名的学校,但蔡的雄心很大。他说,我虽然没有什么才华,但是我要把最有才华的人请进来,一起办学。在文学院还没有一个学生的时候,他找人打听,谁是当今中国最好的文学界领袖?有人说是陈独秀。蔡说,我一定要请到他来担纲北大文学院!这话就象今天一个民营大学要季羡林请来做中文系主任一样可笑。当时陈名倾一时,小小的北大怎么在他的眼里!据说蔡真的象刘备一样三顾茅庐,最后一次在雪中生生等了陈4个小时。陈很感动,答应加盟担任文学院院长。他对蔡说,办好北大文学院,我一个人不行,还需要找比我更好的人。于是他陆续请来了胡适、沈从文、李大钊等人,结果是什么,就不用我来赘述了。--只有一流的人才能带来一流的人。一个人能够走多远,取决于他与什么人同行! 百度李彦宏的用人理念也很值得欣赏,他把自己原来在美国公司的老板,请过来做自己公司的首席科学家,这是一种突破了人才ABC潜意识的行为,是一种了不起的行为。不是每个公司的老板,都有这样的胸怀的,当一个公司领导沉溺于自己的世界,把自己当作天才而他人都是配角,是可更替的配角的时候,公司的危险和麻烦就来了。 如果一个人自己的能力结构已经成了公司的障碍的时候,并不是很糟糕;糟糕的是,在这样的状况下,他还不去找比自己能力更强的人来充实自己的团队。这个时候,考验他的,不是能力,而是胸怀。起点就是,把自己当作C. 古语云: 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 |
|
|

|
|
kingwmy7 [个人空间]
   注册  2007-11-26 发贴数 114 精华贴 5 原创贴 0 来自 状态 正常
级别 会员 |
|
|
说法很对,但有时却受到制约,公司很想请有才的人,但老板却不太舍得花钱! |
|
|

|
|
10298 [个人空间]
 注册  不详 发贴数 1 精华数 原创贴 来自 不详 状态 保密
级别 会员 |
|
|
确实是这样,尤其是年轻的管理者,更是希望手下不能太强势,否则在这个激烈竞争的年代,不强,很快就会被淘汰! |
|
|

|
|
alone [个人空间]
 注册  2009-08-21 发贴数 9 精华数 0 原创贴 0 来自 状态 正常
级别 会员 |
|
|
现在很多企业内缺乏人才的问题,一是管理者不愿意请比自己强的人,因为怕抢自己的饭碗;二是管理者本身识人水平有限,不知道什么人比自己强。 |
|
|

你们永远不会明白。。。 |
|
yx1688 [个人空间]
 注册  2009-03-08 发贴数 13 精华数 0 原创贴 0 来自 状态 正常
级别 会员 |
|
xiaoyu339 [个人空间]
 注册  2007-10-14 发贴数 14 精华数 0 原创贴 0 来自 china 状态 正常
级别 会员 |
|
|
同意4楼的,如果一个小小的公司,从一开始就开始请能力强的,很有可能就会受制于他人。 |
|
|

我的生活我主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