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软件
专业源于专注
www. myOIT. cn   
软件交流 管理软件 软件手册 »

    

 1  1/1   1  
作者
内容
wanglj  [个人空间]


注册  2005-09-26
发贴数  2764
精华贴  6
原创贴  1
来自  
状态  正常

级别  版主
#1»发布于2007-05-07 22:25

  是环境变化在决定未来,是对环境变化的敏锐感悟在决定企业价值的重新定位。 
 
  21世纪企业家的“创新意识” 
 
  人们一直在疑惑,也一直在追究的问题是:面对同样的市场,生产同样的产品,也都在同一政府管辖之下,为什么有些企业就能看到市场大环境、大趋势,能毅然绝然迅速反应,马上行动,占据经营的有利位置,而有些企业却对环境形势变化、趋势的动向视而不见,见而不预,预而不行?甚至是始终处于被动而不知呢? 
 
  总之,仅靠“运营”决定胜败的时代已经过去,靠分析大环境变化来决策企业命运的新时代已经到来。而这个“大环境变化分析”就是我们要说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思考 
 
  一个民族要站在时代前列,必须拥有一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领导者,因此,领导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直接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败,关系到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领导者创新意识是这样构成的:反思创新意识的哲学前提;怀疑精神是创新意识产生的起点;批判精神是创新意识发展的前提。我们在上面理解的基础上,对于培养提高领导者创新意识及能力可以有以下对策:  
 
  一、领导体制的创新。  
 
  早在1980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弊端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各方面的制度,是一项艰巨的长期任务,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是实现这个任务的关键。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在领导体制改革创新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如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领导任职期限制,定期对领导干部进行民意测验考核,通过考试从社会公开招聘部分领导干部,试行农村乡村干部民选制,党政分开,权力下放,通过舆论媒体对领导干部进行监督等。实践证明,领导体制的存在决定着领导者的创新意识,而领导体制改革创新中又以民选和舆论监督对领导者创新意识的影响最为重要。领导体制的创新为社会经济发展理顺关系,明确职责,指明方向,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将更加有利于我国在新世纪的全面发展。 
 
  二、改革人事制度,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人事制度的改革是创新体系成功的关键因素,其目标就是通过对传统的用人制度的改革,建立起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的新的用人制度。改革的内容主要有:①把创新意识强、勇于创新作为选拔人才、提拔领导干部的重要标准,尊重创新型人才的特征和成才规律,在提拔、使用创新型人才的特征和成才规律,应不拘一格选人才。②打破论资排辈的旧框框,这个传统用人制度的弊端已经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人才浪费。③在用人制度中引入竞争机制。竞争心理是人类科学昌盛、文化繁荣、教育发达、经济上升的一种心理动力。竞争可以增强领导者的创新意识,调动智力因素、培养良好的革新品质,提高创新的效率、出成果出人才。允许人才自由流动,任人唯贤唯才,创造宽松的竞争环境。④破除用人终身制。⑤选择、用人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三、提高领导者的哲学修养。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提高决策者政治思想素质的作用,就是使决策者思维方式科学化,摆脱传统的思维方式的束缚,具有开拓性、创造性和辩证逻辑思维能力。这种作用不是可有可无的。没有受到哲学思维训练的决策者,往往在决策过程中陷入唯心论和形而上学。实践会对那些蔑视哲学的决策者进行惩罚,使决策失误。可见,领导者在决策时应具有哲学头脑,应具有较高的哲学素质。今天,大批中青年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摆在他们面前的是飞速发展的科技和经济,日趋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繁杂的工作重负和各种人际关系,只有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武装头脑才能使其适应现代领导活动的新变化、新特点、新要求。 
 
  四、培养领导者的创新思维。  
 
  从领导者本人的角度看,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强化创新意识;掌握创新原理;注重创新技法。 
 
  ①强化创新意识。如果一个领导者,长期安于现状,墨守成规,不思进取,他就难以开展创新思维,也就不会产生像样的创新成果。对于希望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和有志于去创新、开拓的领导者来说,首先应该强化创新意识。 
 
  ②掌握创新原理。创新性思维有规律,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开发也是有规律的。为了开发与提高创新性思维能力,应该遵循一系列基本原理。国内外的一些创造发明和创造学研究者们,近年来研究、提出了许多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开发规律和方法,可以借鉴。 
 
  ③注重创新方法。创新方法,被称作创新技法。创新技法和创新性思维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创新性思维是创新技法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技法是一些创新性思维的表现形式,是开发创新性设想的有效手段。 
 
  “创新意识”的故事 
 
  这是两个人们熟知的故事: 
 
  比尔.盖茨,在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就在教室的椅子上坐不住了,非要退学办公司。因为他看到软件工业正在形成宏大的产业,他的“创新意识”使他离校创办了微软,并成为今日软件业巨擘。 
 
  戴尔,在上大学时,热衷于自装电脑,结果遭到其父呵斥。但他仍自信能与IBM争个高下,因为他发现了电脑制造成本与产品价格之间的巨大落差,这个“创新意识”鼓舞他创建了自己的公司。终于,他的戴尔公司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电脑公司,并最终与IBM同场竞技。 
 
  查兰讲的新故事: 
 
  英国石油公司(BP)CEO布朗尼,早在1977年就看到环境在主导工业动向中的重要性,于是他对该公司进行重新定位,确定从环境出发办企业。一开始该公司股票下跌,但很快就飞速上涨。到2004年,公司的总收入超过了埃克森美孚石油与荷兰壳牌石油两大集团,一跃成为世界五百强第二,仅次于沃尔玛。 
 
  这些故事说明了一个普遍而有用的概念:是环境变化决定未来,是对环境变化的敏锐感悟在决定企业的重新定位。这是当今企业主管应具备的“创新意识”。 
 
  现代企业家的“创新意识” 
 
  现代企业与同行之间的竞争,不是打压对手、消灭对手,而是不同于对手,走出另外一条路。 
 
  布朗尼说得好:“气候骤变,就要想到或预见到气候变化给自己企业带来相关变化的可能性,今天的社会各界对此都严阵以待。我们做企业的就要研究气候变化的对策,这就是现代企业的特征。” 
 
  当今企业主管把对环境动向、行业趋势的感悟,已提高到了“第一”的地位。企业主管的诸多理念与技能中,没有什么比在预见中应变的才能更重要的了。那么企业主管应该有怎样的“创新意识”呢? 
 
  一、分清环境变化是连续线性的,还是颠覆性的? 
 
  从经济形势看,1985-2000年,世界经济发展环境变化大致是线性的。此时,虽然市场竞争也很激烈,但大家心里还有点底,知道竞争对手是谁,它们有多大实力。因此,大家也知道自己的求生与发展之道,懂得优胜劣汰决定于竞争企业的运营力! 
 
  90年代末至今,情况与过去大不相同,主要是在企业竞争中出现了不连续性而又影响企业未来的巨大而深远的变化,急需主管们作出战略性的选择。世界各国也纷纷调整自己在经贸层面上的种种政策。在一些行业,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可能完全颠覆原来还能赢利的基本模式。这已成为全球各业共同的感受。 
 
  二、预估环境变化对自己企业可能带来的诸多后果 
 
  比如:当今石油价格扶摇直上之快,历史罕见,现在突破每桶70美元,这在几年前简直是无法想像的。如今,无油国家的企业,就不得不考虑成本、价格、能源技术的改变,或把骤增的成本转嫁给顾客。一些国家也不得不考虑通货膨胀带来的危机。采取何种代油省油的应急对策,已经成为这些国家的头等大事。 
 
  总之,环境变化的分析与预见,其质量永远大于数量。在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条件下,依然要做出决策,这是今日企业主管要面对的现实。任何一位领导都要学会在前景未卜的情况下迅速做出反应。而长年累月地这样思考和判断,自然就会提高自己对形势变化的判断能力。 
 
  提高“创新意识”的五种方法 
 
  1 . 善于在更高的层次,思考环境的变化。 
 
  今日的大形势、大环境变化太快太大,任何人都可通过网络跨越国家、行业界限进行交往,比如:美国的曼哈顿与中国上海可以在线谈生意、戴尔电脑销往印度乡下。 
 
  总之,经营者要善于把零散的、纷乱的、彼此毫无关联的事物放到一起,并找出它们的关系,还要设法综合进行深入研究。而且要精于在不同趋势之接口处思考问题。   
 
  2 . 善于用他人观点评估自己事业的变化。 
 
  如:一些人极力提倡的“数字化图书馆计划”,遭到了出版商的联合反对。他们认为:这是侵犯著作权的大事,还涉及立法,以及相关的音响、图片制品等问题。但是显然,数字化势在必行,出版商们就要从不同侧面的他人观点来评估自己总体的发展。 
 
  3 . 善于改变自己企业的服务对象。 
 
  死守原有客户,是一般企业的经营准则。但GE韦尔奇的继任者伊梅尔特一上台就公开宣布:要将韦尔奇时代的公司成长率5%,再提高到8%。 
 
  这一消息引发人们细算:GE当时经济收入规模为1300亿美元,以其8%增长率,就相当于每年增收要超过100亿美元,而且还不能牺牲毛利与资本回收率。这一非同小可的挑战靠什么?到哪里去寻求市场新的增长点? 
 
  于是,伊梅尔特领导团队的着眼点,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和印度。他们认为:这些国家的发展必然反映在大众生活基础设施上,而节能、净水、交通运输与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正是GE可以大显身手的优势项目。于是GE制定了“做发展中国家的商店”的战略,并迅速形成GE 60%经济收入的新增长点。GE为此建立了为发展中国家开展包括融资在内的一揽子服务的“基础建设服务部”,这奠定了GE长远的竞争优势。 
 
  仅2004年一年,GE按照改变服务对象的策略,当年经济收入增长比2003年增加了37%。 
 
  4 . 有计划寻求外界“异见”,探求新出路。 
 
  这就要求CEO们多与各界有思想的人接触,多阅读那些观点新颖的报刊书籍,通过网络更多地获取信息,争取参加高端经济论坛。当然,在得到新鲜理念的同时,也会听到种种杂音,这同样锻炼了CEO的鉴别和筛选能力。 
 
  新的游戏规则是:几乎任何企业活动都比以往更有可能产生全球的意义。新的竞争对手可以来自任何地方,不停搜集新观点,才能找到新思路。 
 
  5 . 有思路之后,贵在资源整合能跟上。 
 
  有了新的经营方向,接着要做的就是重新整合资源。 
 
  2004年,美国维理森通信公司投入几十亿元巨资建设光纤网络,媒体认为这是“大骗局”, 而CEO塞登伯格力劝董事会同意了这项投资。因为不进行改变给企业带来的风险,要远远大于改变的风险。不得不说,塞登伯格是一位有魄力有胆略的企业家。 
 
  查兰的新著让我们引发了“创新意识”的思考。在新环境、新规则、新形式的国际竞争中,中国企业更需要有“创新意识”,审时度势在竞争中随时调整航向。


        




企业的出路在于产品更新换代,管理是共享一份团队的融洽的感情,关注并修正行为,影响并引导人生,感情淡薄使人平庸 ...

 1  1/1   1  


登录后方可发贴


[ 电话: 0571-85462761 王先生 QQ: 124520435 加入软件QQ群 - 中国杭州 - 备案号码 浙ICP备19051128号]